40年前,一群年轻人通过高考走进了西华……
韶光易逝,一去不返
故事早已存在光阴里
翻开历史的回忆簿
回首那段年少的往事
才知何为岁月如歌,芳华正好
40年前,一群风华正茂,怀揣梦想的青年通过高考汇聚成都农业机械学院;
40年后,他们怀着对母校和昔日的想念重聚西华。他们是1978级机制专业的校友,让我们一起随着他们的照片和思绪,走进他们的别样芳华。
走进我们的“春天”
1977年是教育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。这一年中国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,中国由此迎来了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的春天。高考制度的恢复,奏响了改革开放交响曲的序曲,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命运。
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
恢复高考后,77级、78级录取率之低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空前的。我们在高考中脱颖而出,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届大学生。77级、78级呈现了1978年同年入学、1982年同年毕业的中国教育史上的“奇观”。
忆往昔,峥嵘岁月稠
1978年注定是我们永生难忘的一年。这一年,我们怀揣满腔抱负,带着梦想与期盼,从四面八方汇集于郫县红光镇,踏入这所20年前毛主席指出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”,国家决定在全国七个大区分别设立综合性农业机械院校后,成立的成都农业机械学院的校门,开启了人生中难以忘怀的大学时光。
这一届的学生里,不仅有高中应届毕业生,还有工人、农民、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等,同学之间的年龄跨度很大。虽并非同龄人,我们四年的同窗情谊依旧坚如磐石。
你是否记得,
我们当时刻苦学习,
立志报效祖国的模样。
你是否还记得,优秀的我们,
总是出现在评优的列表中。
你是否还记得,中秋国庆之时,
我们会在宿舍里举杯痛饮,欢度佳节。
你是否还记得,
我们对所有有趣的事情跃跃欲试,
运动赛场上总有我们的身影。
你是否还记得,
我们有着丰富的课余生活,
闲暇之时还会去百工堰公园泛舟、野炊!
你是否还记得,
我们专业一共只有10个女同学
但个个是才女!
你是否还记得,
那些我们在学校各处建筑前留下的合影。
你是否还记得,
我们毕业答辩那紧张的一天。
你是否还记得,
我们曾说食堂是学校里最有烟火气的地方,
毕业聚餐时那排骨和米饭的香气,
至今还出现在我的鼻尖。
你是否还记得,
我们手里接过毕业证书时,
油然而生的那种自豪感。
你是否还记得,毕业那天,
我们打包好行囊,坐上的那辆解放汽车。
你是否还记得,
毕业那天我们畅想未来,难舍难分。
你是否还记得……
反正,我全部都记得。
光阴易逝,我们不散
大学时光转瞬即逝,1982年7月,我们毕业了。
四年的努力化为接过毕业证书那一刻的欣喜若狂。我们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,现在又将前往四面八方。
感谢命运,让我们相聚在最美好的青春里。纵使我们身处不同的地方,我们的心永远系在一起。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1978级机制专业。入学30周年时,我们再相聚。
2018年四月,正是我们入校40周年之际,我们再次相聚母校,回到当年我们拍毕业照的地点。
母校的变化真大,不过看到我们曾经的教室还屹立在原来的位置,正如我们之间的情谊,还保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,永不消散。
左二为原西华大学校长、78级机械制造专业校友罗中先,右二为校党委书记边慧敏,右一为副校长王政书
校党委书记边慧敏在座谈会上对我们说:“感谢78级机制专业同学为学校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。不管走得有多远,你们总是和母校连在一起,母校永远关心着你们!”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弦。
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
2008年,为了纪念我们入校30周年,我们集体为母校捐赠了这块刻有校训“明德”二字的磐石。
入校40年之际,我们在校训“明德”石的背面又刻上了“春晖”,代表着我们内心最真挚的情感。我们感恩母校给予的温暖,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我们也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努力和贡献。
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尽管年华逝去,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已过花甲之年,但我们回馈母校、报效祖国的初心永远不会褪色。
感谢曾经生活过的母校,记录着我们青春岁月里的繁花似锦,四十年后,我们依然爱你。
这是我们当年人手一本的毕业纪念册,我的同学们,你们还记得吗?
携来百侣曾游,忆往昔峥嵘岁月稠.
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
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.
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.
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?
推荐阅读
作者:王舒 编辑:杨晨
图片来源:原西华大学校长罗中先、78级机械制造专业校友
编审:王舒、黄潇
觉得不错请点赞